close

台灣的工業量產技術是很強的,甚至不輸給日本;

在產品設計方面,這些年也有長足的進步;

可能是民族自信心的關係,或者,短視近利的緣故,

不太敢去發展自有品牌,寧可接國外的代工單。

 

以 LED行業而言,

在8年前,台灣是遙遙領先韓國的,

可是,大夥一直搶接 Samsung 的單子;

Samsung 可也不是省油的燈,

將台灣的 LED 技術跟人才都一併挖走了,

最後,跟德國Aixtron 大量購買 MOCVD機台,形成規模經濟,

將台灣遠遠地甩在後頭。

而台灣的LED工廠,不是被中國的集團入股、購併,

就是去搶接中國的代工單。

量產的技術成熟度,台灣是領先的,

就差在一些行銷概念,無法形成

 

以前,就讀商學院時,

老師們,不喜歡談行銷、業務 之類的東西,

總覺得這不登大雅之堂。

 

只是,

沒有行銷就沒有一切的後續 ( 研發、製造、財務、人資 )。

Apple 不會生產手機,

可是,Apple 卻賺走了全球手機市場整體毛利的 80%

觸控技術,不是 Apple 獨家發展出來的,

是 TPK (辰鴻) 拿著技術,請Apple 應用開發的。

Apple 從頭到尾,做了甚麼事情?

“國際行銷”“產品設計”

產品製造與規格研發,全都是委外的。

 

話說回來,外商對於協力廠的開發是很慷慨的,

Apple 的研發團隊,可以先給你一筆很大的預算,

讓你做 零組件的規格改善、研發,升等。

 

而台灣系統廠,

是先跟協力廠唬一個很大的量,我下一個系列有20KK 支,

你開發出來,我就買。

當然,是不會像外商一樣地支付開發費用的。

零組件一旦開發成功,

台灣的系統廠就拿著這個新品,

四處找廠仿製,

最後,再以Cost Down 的理由,四處殺價,

誰的 Social 能力強,誰得到訂單。

結果,第一個自己花大錢做研發配合的協力商,

可能什麼東西都沒得到,還當了冤大頭去做開發。

 

思維模式,決定了經濟、產業的命運;

歐、美、日,著重在 價值的取得,以 Upgrade 自己產品

台灣、中國、韓國,偏向 Cost Down 大規模經濟的建立,

只是,韓國現在又多了一個國際行銷的能力。

 

希望,學校的教育,

不要再跟我們20年前一樣,

高高在上的士大夫觀念,

認為講 行銷、業務 是一種很 Low 的情境。

讓學子們,出了社會,光有統計、會計、經濟學 的理論,

卻無法在工作上有所發揮。

行銷人才、國際業務人員,是我們產業所欠缺的。

 

TSMC的成功,除了其製程技術領先之外,

國際行銷團隊的能力也是一流的,

團隊成員的背景,

有美國一流理工博士學歷兼具20年製程經驗的副總,

直接跟你談規格、良率、產能、交期。

也有美美的退役空姐,

柔柔的英文腔調,優雅的氣質風範,

就讓人賞心悅目的。

報價單,一定比同行貴上30%,

如果,你要還價,

TSMC會很自豪地告訴你:

要良率、產能的,找TSMC 準沒錯;

要 Cost Down的,去找 UxC,離我們兩個路口而已,

需不需要 UxC 業務的手機號,你可以打過去問問。

 

行銷概念,還是要從小養成的好,

這對產業發展才會有突破性的創造。

讓小朋友有足夠的自信,

去說出屬於我們這片土地的故事。

 

 

後記外傳:

 

在歐洲企業的思維模式裏頭,

 

毛利率低於30%的,都該放棄。

 

舉國際知名的荷蘭國際企業飛利浦PHILIPS為例,

 

1.當半導體的毛利率無法reach到30%的時候,

 

整個事業體就是切割出去,成為NXP (恩智浦),

 

就是跟飛利浦PHILIPS 做一個完美的切割。

 

 

 

2. 當面板的毛利率無法reach到30%的時候,

 

就讓韓國的LG去玩大者恆大的遊戲。

 

 

 

3. 當被動元件的毛利率無法reach到30%的時候,

 

就讓台灣的YAGEO去購併吧!

 

這筆交易案,

 

造就了宋XX的台灣創投教父的地位,

 

也讓其有個高音歌手的美嬌娘。

 

而國~陳X銘也能一夜暴富,坐擁大眼女星關X琳。

 

 

 

個人主觀看法:

 

東方富豪的財富,大都是拿靈魂、良知與魔鬼交易而來的。

 

歐洲的品牌創辦人,是以宗教熱忱與文藝靈感跟天使交心而成就事業。

 

 

 

我曾經很嚴正地質疑過我的日本友人-

 

山口桑,

 

你們日本人很可惡,

 

賣給台灣的蘋果是二流的,

 

而第一等的蘋果都留在日本。

 

山口君,很認真而嚴肅的回答:

 

因為,日本人願意付高價;

 

而台灣人,只會 Cost Down。

 

我來台灣跑客戶,

 

tony-您是知道的,

 

台灣的老闆、採購,

 

嘴邊一定是一直掛著 Cost Down;

 

而讓我訝異的是,

 

連 RD研發也是一直Cost Down的說得不停,

 

研發不是只要專注於品質提昇就好了嗎?

 

 

 

日本人的企業,

 

從經營者、採購、研發、製造,

 

只會關注於“你如何做好品質控管”

 

 

 

如果,台灣人願意出比日本人更高的價格,

 

我山口深信:世界第一等的蘋果,會在台灣。

 

 

 

的確,我十多年的原料貿易經驗,

 

只要能提出客觀的原料成本上漲的趨勢圖,

 

歐洲 (尤其是德國人)、日本人,

 

是可以接受價格上漲的。

 

而美國人是,在全球 Resourcing;

 

台灣的採購,就是狠狠的一句話:

 

Tony--你找死啊,我把你換掉就好了,

 

下禮拜來 Review價格,Cost Down 50%。

 

能合乎妳AUO採購價格水平的原物料,

 

就是XXOO的 ,除了純度不足,次檔爛貨之外,

 

還能有高純的頂級原料嗎?

 

 

 

台灣的這一些超級大廠商的採購邏輯,

 

就是 Cost Down、Cost Down之外,還是Cost Down。

 

難怪,薪資水平也是一路地 Cost Down,

 

請注意:薪資也是生產、服務 成本的一環,not only 原物料。

 

 

 

思維邏輯的不同,

 

造就出不同的產業價值。

 

 

 

瑞士人,會告訴他們的小孩,

 

在瑞士好好地將機械錶組裝成全世界~

 

最精密、最有價值的,就好了。

 

不需要 追求大量生產地 Cost Down。

 

請問:機械錶不是瑞士生產的,會有價值嗎?

 

美國品牌IWC的機械錶,生產地不秀出SWISS,

 

誰會買單啊?

 

瑞士產品,永遠不需要追求Cost Down而外移中國,

 

因為,中國製的機械錶就是 Low Price,No Value。

 

 

 

AUO、FOX~

 

這些 cost down,down到底的企業,

 

應該好好地生根於中國,

 

台灣很不需要。

 

 

 

台灣雖然小,

 

瑞士也小,荷蘭也小,

 

 

 

可是,它們以全世界為市場,

 

懂得國際行銷來擴展全球業務,

 

一樣產生許多知名的國際企業,

 

ROLEX、海尼根、荷蘭銀行、飛利浦、荷蘭航空、瑞士銀行、雀巢…and so on~

 

 

 

駭啊!

 

UMC-AUO 的 Cost Down概念,

 

也在侵蝕著台灣的保養品、文創產業。

 

挾其資金優勢在胡搞瞎搞玩創投,

 

跨足 保養品、文創產業,

 

用虛偽的廣告文宣,大賺黑心財。

 

在科技業,不如TSMC的踏實與懂得行銷藝術,

 

UMC-AUO 偽君子們,玩死面板產業就算了,

 

別再用大眾的資本與銀行的資金,

 

再來染指台灣的未來-保養品、文創產業。

 

快快去中國 Cost Down 設立十代廠吧!

 

 

 

Cost Down 的劣質內料佐以美美的文宣,

 

這不是行銷的本質,

 

也非品牌永續經營的核心力量。

 

對於行銷,

 

我們懂得太少了。

 

 

 

當時,survey Q阿寶產品的代工廠時,

 

京美的林經理問我,

 

跟別家的報價比較起來呢?

 

我說:貴了30%。

 

可是,您們的廠區潔淨室與水質純化,貴是值得的。

 

我會下單,但一切要合乎ISO規範,我不容許偷工減料的情事發生。

 

 

 

品質的要求,才是對消費大眾的保障,

 

而非只是 Cost Down-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台灣 行銷 故事 apple
    全站熱搜

    Q阿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